《本草綱目拾遺》
為衛(wèi)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質部。主產于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等地。秋季挖取根部,去凈泥土,曬干,或去皮曬干。切厚片,生用。
【性能】苦、辛,寒。有大毒。歸肝、腎經。
【功效】祛風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
【應用】
1.風濕頑痹。本品有較強的袪風濕,活血通絡之功,為治風濕頑痹要藥,苦寒清熱力強,消腫止痛功效顯著,尤宜于關節(jié)紅腫熱痛、腫脹難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關節(jié)變形者。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可單用內服或外敷,能改善功能活動,減輕疼痛。亦常與威靈仙、獨活、防風等同用,并宜配伍黃芪、黨參、當歸,雞血藤等補氣養(yǎng)血藥,以防久服而克伐正氣。
2.麻風、頑癬、濕疹、疥瘡、皮炎、皮疹。本品苦燥除濕止癢,殺蟲攻毒,對多種皮膚病皆有良效。治麻風病,可單用煎服,或配金銀花、黃柏、當歸等;治頑癬等可單用,或隨證配伍防風、荊芥、白蒺藜等袪風止癢藥內服或外用。
3.疔瘡腫毒。本品苦寒清熱解毒,并能以毒攻毒,消腫止痛,治熱毒癰腫疔瘡,常與蟾酥配伍應用。
【用法用量】煎湯,10~25g(帶根皮者減量),文火煎1~2小時;研粉,每日1.5~4.5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內臟有器質性病變及白細胞減少者慎服;孕婦忌用。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的化學成分有70余種,主要成分有雷公藤堿,雷公藤寧堿,雷公藤春堿,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酮,雷公藤紅素,雷公藤三萜酸A,雷公藤三萜酸C,黑蔓酮酯甲,黑蔓酮酯乙,雷公藤內脂和雷公藤內酯二醇等。還有衛(wèi)矛醇、衛(wèi)矛堿、β-谷甾醇、L-表兒茶酸和苷等。
2.藥理作用:雷公藤有抗炎、鎮(zhèn)痛、抗腫瘤、抗生育作用;有降低血液粘滯性、抗凝、糾正纖溶障礙,改善微循環(huán)及降低外周血阻力的作用;對多種腎炎模型有預防和保護作用,有促進腎上腺合成皮質激素樣作用;對免疫系統(tǒng)主要表現(xiàn)為抑制作用,可減少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異反應;雷公藤紅素可有效地誘導肥大細胞白血病細胞的凋亡,雷公藤甲素能抑制白介素、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表達,誘導嗜酸性細胞凋亡;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細菌、真菌、枯草桿菌及607分枝桿菌等48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對真菌特別是皮膚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最好;提取物對子宮、腸均有興奮作用;雷公藤可引起視丘、中腦、延腦、小腦及脊髓嚴重營養(yǎng)不良性改變。
3.臨床研究:雷公藤是一種強力抗風濕藥。用多種制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強直性脊柱炎有較好療效,起效較快,其抗風濕作用次于類固醇藥物而優(yōu)于其他抗風濕中西藥物,可大部分替代類固醇藥物的治療,減少對其依賴性和用量,停藥后無反跳現(xiàn)象。治療銀屑病、副銀屑病、玫瑰糠疹、播散性神經性皮炎、皮膚血管炎、紅皮病、多型紅斑、帶狀皰疹、Ⅰ型、Ⅱ型麻風反應以及晚期癌癥等頑固性疼痛均有較好療效。
據(jù)統(tǒng)計:用雷公藤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隱匿性腎炎、特發(fā)性IgA腎病、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等逾千例,療效平均80.0%左右[中華本草(精選本)(上):1137];另據(jù)報道:用雷公藤多苷40mg/天,治療子宮肌瘤65例,服藥3~4個月時縮?。?7.84±3.69)%,5~6個月時縮?。?1.61±3.92)%(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7:430);口服雷公藤,每日60mg,配合甲硝唑溶液漱口,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治療復發(fā)性口瘡20例,總有效率100%(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0,1:85);雷公藤在合并皮質激素治療天皰瘡和類天皰瘡中能部分替代或減少皮質激素的用量(華中醫(yī)學雜志,2001,2:25)。又治療重型支氣管哮喘、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系統(tǒng)性硬皮病、白塞氏病、葡萄膜炎、虹膜捷狀體炎、口腔扁平苔癬等療效均滿意。
4.不良反應:使用雷公藤,輕者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食少,食管下部燒灼感,口干,腸鳴,腹痛,腹瀉,便秘,便血;白細胞、血小板減少;頭暈,乏力,嗜睡;月經紊亂,閉經;影響睪丸生殖上皮,抑制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心悸,胸悶,心律不齊,心電圖異常;濕疹樣皮炎,皮疹,色素沉著,干燥,瘙癢,口周皰疹,口角炎,粘膜潰瘍,少數(shù)見脫發(fā)及指(趾)甲變薄及軟化。以上副反應一般停藥后不再出現(xiàn),自行恢復正常,輕者可不必停藥,采用對癥治療。長期服用雷公藤,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骨骼系統(tǒng)有顯著影響,使之以后發(fā)生骨質疏松和骨折的危險度增加。若服用過量,重者可致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嘔吐,腹中絞痛,腹瀉,脈搏細弱,心電圖改變,血壓下降,體溫降低,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休克,尿少,浮腫,尿液異常;后期發(fā)生骨髓抑制,粘膜糜爛,脫發(fā)等,個別可有抽搐。主要死因為循環(huán)及腎功能衰竭。中毒的一般療法為:及時洗胃,催吐,輸液,糾正酸中毒,對癥支持療法。如中毒在12小時以內,亦可用新鮮羊血或白鵝血200~300ml,口服1~2次;或用鮮蘿卜125g,或萊菔子250g燉服;或用綠豆125g、甘草50g煎水分服。
【其他】同屬植物東北雷公藤根的木質部在東北地區(qū)亦作雷公藤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