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周圍病變用藥治療:
治療種植體周圍病變的基本原則是去除菌斑,控制感染,消除種植體周袋,制止骨喪失,誘導骨再生。包括初期的保守治療和二期手術治療,與牙周炎的治療方法相似,但有其特點。
1.初期治療
(1)去除病因:①機械清除天然牙面及種植義齒所有部分如種植頸、種植基樁、上部結構齦面的菌斑、牙石,并打磨光滑。由于鈦種植體表面易磨損,傳統(tǒng)的金屬刮治器會損傷鈦表面,形成粗糙面,促進菌斑沉積,故必須用塑料器械或與種植體同樣硬度的鈦刮治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近年國外開發(fā)用碳纖維制成的超聲潔牙機工作尖,可有效清除菌斑而不損傷種植體表面;②調(diào)去除不利的過重的咬合負荷。
(2)適當?shù)目咕舅帲?/strong>如0.1%~0.2%氯己定含漱或0.2%~0.5%氯己定齦下沖洗3~4周。
(3)抗菌藥輔助治療:①局部放置甲硝唑、米諾環(huán)素等緩釋劑;②全身應用甲硝唑(200mg,3次/d,7~10天)或替硝唑(1g,1次/d,共4天)或阿莫西林(375mg,3次/d,共10天)+甲硝唑(200mg,3次/d,共10天)聯(lián)合應用,都有一定療效。
2.二期治療
初期治療成功地控制住炎癥后,可進一步作手術治療。手術的目標是制止骨喪失,重新形成骨整合,防止再感染。其關鍵是徹底清除種植體表面的菌斑、牙石和細菌毒素。
手術方法為: ①翻瓣術:翻起組織瓣,清除袋壁肉芽組織。部分患者如無附著齦包繞種植頸,且反復發(fā)生黏膜炎,可作膜齦手術在種植頸周重建附著齦。②種植體的處理:先用塑料器械刮除菌斑及牙石,徹底清潔種植體表面,再用枸櫞酸處理1~2min以去除毒素,恢復其生物相容性。③牙槽骨的修整。④引導骨組織再生術:其生物學機制是將生物膜覆蓋在
骨缺損區(qū)的骨組織表面,作為一屏障將軟組織與骨組織隔開,防止上皮細胞和結締組織來源的成纖維細胞長入缺損區(qū),可有效地保證生長較慢的骨細胞順利增生并充滿整個骨缺損間隙。如軟組織瓣能完全覆蓋生物膜,可在6~9個月后取出膜,以誘導完全骨再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如軟組織瓣無法完全覆蓋膜,只能在“半開放”狀態(tài)下達到骨再生,為防止過多的菌斑聚集于膜表面造成感染,應在6~8周后取出膜,此時上間隙已充滿新生骨樣組織,經(jīng)過咬合負載的功能調(diào)整,可刺激它改建為成熟骨組織。GBR技術的要點是:膜應放到缺損區(qū)骨面上并超出缺損區(qū)2~3mm,以保證膜完全覆蓋骨缺損;膜下的缺損部位一定要有血塊或植入自體骨以保持間隙,并且最好不用羥磷灰石或脫礦凍干骨,否則它們吸收緩慢妨礙新生骨組織長入;術后要嚴密縫合切口,可將骨膜切開保證切口無張力,以免黏膜退縮暴露膜和其下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