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傷:
病因及簡介 寒冷對機體的損害作用稱冷傷(coldinjury)。冷傷分凍結性冷傷和非凍結性冷傷兩大類,凍結性冷傷大分全身性和局限性冷傷兩種。
凍結性冷傷因短時間暴露于極低溫或長時間暴露于凍點以下低溫所引起,此時組織發(fā)生凍結,故稱凍傷。非凍結性冷傷包括凍瘡,常發(fā)生于手、足和耳垂部,也是受冰點以上的低溫和潮濕的作用而起。
臨床表征
局部凍傷多見于末梢暴露部位,如手、腳、耳廓、鼻尖等處,復溫后根據(jù)損傷程度和表現(xiàn),臨床上可將其分為四度。
a.一度凍傷:損傷深度達皮膚淺層,表現(xiàn)為瘀斑、輕度腫脹,局部麻木、癢痛。
b.二度凍傷:損傷皮膚全層,瘙癢或灼痛,局部出現(xiàn)水皰,腫脹明顯。
c.三度凍傷:深達皮下組織,早期出現(xiàn)水腫和大水皰,相繼皮膚由蒼白變?yōu)樗{色或黑色而發(fā)生壞死,局部感覺喪失。
d.四度凍傷:傷及肌肉或骨骼,局部發(fā)生干性或濕性壞宜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創(chuàng)周腫脹并可有水皰,知覺完全喪失,常伴有畏冷發(fā)熱等全身癥狀。二周后壞死組織分界線形成,壞死組織脫落形成肉芽創(chuàng)面不易自行愈合,常需植皮和截肢。
治療及預防
一般性治療和預防:
1.使傷員迅速脫離寒冷環(huán)境,將潮濕的衣服、鞋襪立即脫掉,進行全身和局部保暖,給熱飲料或小量的燒酒等。
2.快速復溫,將病人全身或凍傷的某個肢體浸于40~42℃的溫水中,在短時間內(15~30分鐘)復溫后,立即離開溫水進行保暖。這樣可以使病人盡快渡過低溫階段,保持組織的活力。
3. 中醫(yī)認為,凍瘡主要由寒冷之氣所傷,系陽氣不達、陽抑血凝、經脈澀滯、血行不暢而成,治療應以寒者溫之、結者散之,采用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藥膏治療,如:姜味暖暖凍瘡膏,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