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方劑集錦 > 正文

蘇葉的功效和作用

2015-05-12 16:29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快,我們有時候很少會出去踏青,接觸大自然。大家踏青的時候見到蘇葉,可能不認識。在這里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蘇葉的藥用價值以及蘇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大家的日常生活有所幫助。

蘇葉是什么?

蘇葉在生活中是一個常見但不起眼的植物。其實蘇葉(中草藥)一般指紫蘇葉。

紫蘇葉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紫蘇和野紫蘇的葉帶葉小軟枝。枝葉茂盛時收割,攤在地上或懸于通風處陰士,干后將葉摘下即可。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壘邎A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腺鱗,葉兩面綠色,暗綠色或帶紫色協(xié)定緣具圓鋸齒。

葉柄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均以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上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蘇葉的顏色,蘇葉的葉片多皺縮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11cm,寬2.5~9cm.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壘邎A鋸齒。

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的腺鱗。葉柄長2~7cm,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帶嫩枝者,枝的直徑2~5mm,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葉柄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均以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上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蘇葉的顏色,大家知道蘇葉長什么樣子嗎?其實蘇葉的葉片多皺縮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11cm,寬2.5~9cm.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壘邎A鋸齒。

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的腺鱗。葉柄長2~7cm,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帶嫩枝者,枝的直徑2~5mm,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蘇葉的古代用處

紫蘇出自陶弘景:(紫蘇)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茬者,名野蘇,不任用。

《本草圖經(jīng)》:紫蘇,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夏采莖葉,秋采實。蘇有數(shù)種,有水蘇、白蘇、魚蘇、山魚蘇,皆是荏類。白蘇方莖圓葉,不紫,亦甚香,實亦入藥。魚蘇似菌陳,大葉而香,吳人以煮魚者,一名魚舒。生山石間著名山魚蘇,主休息痢,大小溪頻數(shù),干末米飲調(diào)服之,效。

《綱目》:紫蘇、白蘇,皆以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莖方,其葉圓而有尖,四圍有鋸齒;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蘇,乃荏也。紫蘇嫩時采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ZU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

1、《本草匯言》紫蘇,近世要藥也。其味辛,入氣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則行氣安胎;同藿香、烏藥,則溫中止痛;同香附、麻黃,則發(fā)汗解??;同芎窮、當歸,則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樸,則散濕解暑,治霍亂腳氣;同桔梗、枳殼,則利膈寬腸;同杏仁、萊菔子,則消痰定喘。

《本草匯言》紫蘇,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jié)氣,花痰氣,乃治氣之神藥也。一物有三用焉:如傷風傷寒,頭疼骨痛,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不利,或腳氣疝氣,邪郁在表者,蘇葉可以散邪而解表;氣郁結(jié)而中滿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氣上逼,腹脅脹痛者,蘇??梢皂槡舛鴮捴校辉O或上氣喘逆,蘇子可以定喘而下氣。痰火奔迫,蘇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當詳之。

2.《藥品化義》紫蘇葉,為發(fā)生之物。辛溫能散,氣薄能通,味薄發(fā)泄,專解肌發(fā)表,療傷風傷寒,及瘧疾初起,外感霍亂,濕熱腳氣,凡屬表癥,放邪氣出路之要藥也。丹溪治春分后濕熱病,頭痛身熱,脊強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風,發(fā)汗解肌,其病如掃。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氣,停滯胸膈,入分心氣飲,開心胸郁熱神妙。

如寒滯腹痛,火滯痢疾,濕滯泄瀉,少佐二、三分,從內(nèi)略為疏表解肌最為妥當。參蘇飲治虛人感冒風寒,方中一補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義,減去人參,或服之不應,或邪未散而正氣先虛。

蘇葉的藥用價值

性味:辛,微溫,無毒

歸經(jīng):脾經(jīng)、肺經(jīng)二經(jīng)。

1、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并能解魚蟹毒。用于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jié)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

3.用于妊娠嘔吐,胸腹?jié)M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4.用于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